一、明确管控目标与原则
目标
拆迁舆情管控旨在尽早察觉拆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有效应对,防止舆情扩散,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政府、开发商以及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拆迁工作按计划平稳推进。
原则
依法依规:整个拆迁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拆迁审批、补偿标准制定到具体实施,每个环节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合法性与合规性,为舆情管控奠定坚实基础。
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地公开拆迁信息和政策,包括拆迁范围、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工作进度等。通过政府官网、社区公告栏、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发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减少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误解和猜疑。
主动回应: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一旦发现与拆迁相关的舆情,及时主动发声。以诚恳的态度正面引导舆论,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如补偿是否合理、安置能否落实等,给出清晰、准确的解释和答复,消除公众误解。
多方协调:建立政府部门、开发商、被拆迁人、媒体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各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舆情管控工作。例如,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开发商提供准确信息,被拆迁人理性表达诉求,媒体客观报道,社会组织协助沟通调解。
二、管控预案步骤
搭建专业的拆迁舆情监测系统,对网络(如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易引发舆论的敏感问题,像补偿政策的公平性、安置方案的合理性、拆迁执法行为的规范性等。利用关键词搜索、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捕捉与拆迁项目相关的舆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判断舆情风险等级。可将舆情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低风险舆情表现为少量公众在局部范围内对拆迁工作提出一般性疑问或轻微质疑;中风险舆情则是舆情开始扩散,引发较多公众关注,出现一些负面评价,可能对拆迁工作产生一定干扰;高风险舆情意味着舆情已大规模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甚至可能出现群体性事件或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负面舆论。
低风险舆情: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苗头性问题。针对公众的疑问和误解,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部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详细解答和回应引导,向公众说明情况,消除不安情绪,将舆情化解在萌芽状态。
中风险舆情:迅速成立舆情管控小组,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宣传人员、法律顾问等,统筹协调舆情应对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官方通报等方式,向公众澄清事实真相,针对舆情焦点问题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回应公众关切。同时,积极与媒体沟通,提供准确信息,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避免不实信息进一步传播。
高风险舆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各方面必要资源应对舆情危机。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分析舆情态势,制定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主动与被拆迁人代表进行深入沟通协调,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解决期限和方案,努力稳定被拆迁人情绪。加强与上级部门、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舆情危机。
舆情监控
在舆情应对过程中,持续对舆情动态进行监测,评估各项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舆情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防止舆情出现反复或进一步扩大、反弹。例如,如果发现某一应对措施未能有效平息舆情,需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方案,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应对。
舆情总结
拆迁工作结束后,对整个舆情管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梳理在舆情预警、评估、应对等各个环节中的成功经验,如哪些监测手段较为有效、哪种回应方式得到公众认可等。同时,认真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如舆情发现不及时、应对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舆情管控预案,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具体措施
完善沟通渠道
建立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人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电子邮箱、信访窗口等渠道,安排专人负责受理公众的咨询、投诉和建议。对于公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整理,转交给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并跟踪处理进度,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公众,确保公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
加强政策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信息。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宣传视频,在社区、拆迁现场等地发放和播放;组织政策宣讲会,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等为被拆迁人详细解读政策,答疑解惑;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拆迁工作动态和政策信息,让公众充分了解拆迁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增强公众对拆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主动回应舆论
安排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工作,每天定时浏览各大网络平台、媒体报道,及时关注舆情动态。一旦发现与拆迁项目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进行分析研判,确定舆情性质和影响范围。对于公众关注的疑点和误解,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制定权威、准确的回应内容。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网站发布声明、官方微博发布回应文章等)及时发布回应信息,避免因回应不及时导致舆情发酵。
加强媒体沟通
定期召开媒体通气会,向媒体通报拆迁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与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对于媒体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积极配合媒体采访工作。同时,关注媒体报道后的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制定针对突发事件(如拆迁现场冲突、暴力抗拆等)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分工。加强对拆迁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处理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恐慌情绪。
依法打击造谣传谣
建立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机制,对于恶意造谣、散布虚假信息,企图扰乱拆迁工作秩序、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发现造谣传谣信息及时进行删除处理,并根据线索追查造谣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打击造谣传谣的案例,起到警示作用,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拆迁舆情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目标原则、完善预案步骤、落实具体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拆迁舆情,保障拆迁工作顺利推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