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舆情处置预案
一、总则
目的 :快速、妥善处理食堂相关舆情,保障师生权益,维护校园稳定。
原则 ⚖️:
及时响应:黄金24小时内发声。
公开透明:不隐瞒、不推诿。
分级处置:按影响范围启动对应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舆情工作组 :
组长:分管后勤校领导(统筹决策)。
组员:后勤处、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负责人(分工协作)。
职责分工 :
后勤处:核查事实、整改问题。
宣传部:对外发布信息、监测舆情。
学工部:收集学生反馈,安抚情绪。
三、舆情分级与响应
1. 一般舆情(校内小范围讨论)
案例:个别学生吐槽菜品价格高。
响应:
食堂窗口立行立改,明码标价。
学工部在班级群说明情况。
2. 较大舆情(社交媒体扩散)
案例:学生发帖曝光食物变质,点赞过千。
响应:
2小时内官方账号回应:"已封存样品送检,暂停涉事窗口营业。"
召开学生座谈会,公布整改方案。
3. 重大舆情(全网热搜/媒体介入)
案例:群体食物中毒事件。
响应:
1小时内报教育主管部门,启动联防联控。
每日发布会通报进展,校长亲自道歉。
四、处置流程
监测预警 :
宣传部24小时巡查微博、小红书、校内论坛。
关键词:"XX食堂+拉肚子/涨价/虫子"等。
调查核实 :
后勤处调监控、查台账,保留证据。
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如食品安全问题)。
回应发布 :
话术模板:
承认问题:"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不好的体验。"
说明措施:"已立即停业整顿,欢迎监督。"
情感共鸣:"感谢同学们帮助我们改进!"
线下跟进 ✋:
涉事窗口处罚、赔偿受影响师生。
增设"食堂开放日",邀请学生参与监督。
五、预防措施
日常管理 :
每周突击检查卫生,公示检查结果。
设立"食堂意见墙"和线上反馈通道。
应急演练 :
每学期模拟"食物中毒"等场景,测试响应速度。
宣传引导 :
拍摄"食堂后厨vlog"展示透明操作。
培育学生"食堂监督员"志愿者。
六、注意事项
⚠️ 禁止操作:
删帖、威胁发帖学生(激化矛盾)。
推卸责任:"个别同学夸大事实"。
加分项:
用表情包/短视频回应(如"蟑螂事件"后发布消杀过程)。
奖励如实反馈的学生(餐券/学分)。
总结:快、准、暖!把舆情危机转化为提升食堂服务的契机~
(注: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细则,建议配套制定《食堂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