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作为大家查信息的主要渠道,要是搜公司名字跳出负面新闻,比如 “某公司拖欠货款”“某品牌产品有安全隐患”,很容易让客户、合作伙伴心里打鼓,甚至影响业务合作。遇到这种情况,别乱找 “删帖公司”,按靠谱的步骤来,才能慢慢化解麻烦。
首先得搞清楚负面新闻的来源,是正规新闻网站的报道、论坛帖子,还是百度知道、百科里的内容?比如看到 “某论坛说和公司合作被骗”,先点进去看内容细节,记下来发布时间、有没有具体事件、发布者是不是真实用户。然后赶紧核实新闻里说的事是真是假 —— 要是说产品有问题,就找质检部门要近期检测报告;要是说拖欠货款,就查财务的付款记录。如果事情是真的,别想着藏着掖着,先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给客户退款、维修产品,这是后续处理的基础;要是新闻不实,比如编造公司 “要倒闭” 却没任何证据,就收集能证明清白的材料,像公司近期的合同、正常运营的照片,这些都是有用的证据。
接着试着和发布平台沟通。如果负面在其他网站,找网站底部的 “侵权投诉” 入口,按要求填信息,说明新闻不实,附上证据,请求删除。要是负面在百度自家产品,比如百度贴吧、知道,就去百度投诉中心提交申请,上传公司营业执照、证据材料,说清楚情况。提交后要留意反馈进度,百度一般会在 3 - 5 个工作日内审核,符合条件的话会屏蔽或删除负面。要是平台没通过投诉,也可以补充更多证据再申请,别轻易放弃。
同时,多发布正面信息把负面 “压下去”。百度搜索结果是按权重和更新时间排序的,多在权威平台发公司的正面内容,比如在人民网、新华网发公司的公益活动报道,在行业网站发产品创新成果,在自家官网更新企业动态。这些正面内容多了,会慢慢排在搜索结果前面,负面就会沉到后面,用户不容易看到。比如某科技公司之前有 “裁员” 负面,后来连续发了 “新品研发成功”“获得行业奖项” 等正面新闻,一个多月后,负面就到了搜索结果第三页之后,影响小了很多。
最后要提醒的是,千万别信那些说 “能立马删掉所有百度负面” 的机构,很多是骗子,不仅删不了,还可能泄露公司信息。处理百度负面得靠合法途径,耐心跟进,同时做好后续的口碑维护,比如定期在百度上更新正面内容,关注用户评价,才能避免负面再次影响公司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