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抖音上的不良内容,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5-07-29 17:48
在这个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抖音以其独特的短视频形式,成为了亿万用户日常消遣、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在其为我们带来便利与欢乐的同时,一些不良内容也悄然滋生、蔓延,给用户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些不良内容时,究竟该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抖音不良内容的具体表现
要应对不良内容,首先得清晰地认识它们。抖音上的不良内容形式多样,渗透在各个角落。
暴力血腥内容时有出现。有些短视频为了追求所谓的 “刺激感” 和 “话题度”,会刻意呈现打架斗殴的全过程,画面中拳打脚踢、鲜血淋漓,让人不寒而栗。还有些视频会剪辑恐怖电影里的血腥片段,比如肢解、凶杀等场景,毫无预警地出现在用户的推荐页。曾有用户反映,在给孩子看动画片段时,突然刷到一段极其血腥的暴力视频,孩子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低俗色情内容也屡见不鲜。部分创作者为了博眼球、涨粉,穿着暴露的服装拍摄视频,做出各种低俗挑逗的动作。一些视频的标题和文案充满了暧昧色情的暗示,比如 “深夜福利,懂的都懂”,点进去后虽然没有直接的色情画面,但整体氛围低俗不堪。更有甚者,会在视频中植入色情网站的链接,诱导用户点击。
虚假信息和谣言在抖音上传播速度极快。比如,有段时间流传着 “吃大蒜能预防新冠病毒” 的虚假信息,不少用户信以为真,大量购买大蒜,甚至忽视了正常的防疫措施。还有一些关于明星的不实绯闻,经过恶意剪辑和编造后,在抖音上广泛传播,对明星的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此外,还有一些不良内容涉及恶意攻击、诽谤他人。部分用户因为个人恩怨,制作视频公开辱骂、诋毁他人,泄露他人隐私。同时,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内容也不在少数,一些视频刻意炫富,展示奢靡的生活方式,误导人们的价值观,让一些人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
不良内容产生的原因
抖音上不良内容的泛滥,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创作者层面来看,不少创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在流量至上的观念驱使下,他们把 “涨粉”“变现” 作为唯一目标,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不惜剑走偏锋,制作和发布不良内容。他们深知低俗、暴力的内容更容易引发争议,带来流量,于是便投其所好,完全不顾及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平台的监管存在漏洞也是重要原因。抖音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平台,每天上传的视频数量数以万计,这给内容审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平台有相应的审核机制,但面对海量的内容,审核人员难免会出现疏漏。而且,一些不良内容的制作方式越来越隐蔽,通过打擦边球、使用隐喻等方式规避审核,增加了审核的难度。比如,一些低俗内容会用谐音梗、暗语来传递不良信息,让审核系统难以识别。
用户的审美和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内容的滋生。部分用户对低俗、猎奇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观看这类视频来寻求刺激。这种需求被一些创作者捕捉到后,便针对性地制作相关内容,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些用户在观看不良内容后,还会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进一步扩大了不良内容的传播范围。
不良内容带来的危害
抖音上的不良内容,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伤害,还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个人而言,尤其是青少年,不良内容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长期观看暴力血腥内容,可能会让青少年变得暴躁、冲动,甚至模仿视频中的暴力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低俗色情内容则会扭曲青少年的性观念,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虚假信息可能会误导青少年,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对社会来说,不良内容会破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恶意攻击、诽谤他人的内容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破坏社会的信任体系。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内容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让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比如,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虚假信息,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某种食品产生恐慌,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
应对抖音不良内容的有效措施
面对抖音上的不良内容,需要平台、用户、监管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不良内容的传播。
平台应加强管理和审核
抖音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载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首先,要完善审核机制,增加审核人员的数量,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对审核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熟悉各种不良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审核标准,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要加大技术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辅助审核。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视频的画面、声音、文字等进行全面分析,快速识别出不良内容。比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出暴力血腥、低俗色情的画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识别出虚假信息和恶意攻击的文字。再次,要建立健全用户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不良内容。平台要及时处理用户的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同时,要对举报渠道进行优化,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举报。最后,要加强对创作者的管理,建立创作者信用评级制度。对发布不良内容的创作者,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警告、限流、封号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用户应提高自身素养和辨别能力
用户作为抖音的使用者,也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抵御不良内容的侵害。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学会区分良莠。在观看视频时,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视频中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夸张、离奇的信息。可以通过查阅权威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自觉抵制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不要因为好奇心而观看不良内容,更不要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要多关注那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内容,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再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用户,要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抖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置合适的内容过滤机制,限制孩子观看不良内容。同时,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不要沉迷于抖音。最后,发现不良内容后,要及时进行举报。通过平台的举报功能,将不良内容反馈给平台,让平台及时处理,避免更多人受到影响。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执法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平台和创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发布不良内容的行为,要制定明确的处罚标准,让平台和创作者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抖音平台的内容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平台,要依法进行处罚,提高平台的违法成本。再次,要加大对不良内容创作者的打击力度。对于制作、传播不良内容的创作者,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可以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最后,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公安、网信、文化等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享信息资源,联合开展执法行动,提高监管效率。
社会各界应发挥监督作用
社会各界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到应对不良内容的行动中来。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要履行好监护责任,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抖音。媒体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抖音上的不良内容进行曝光,揭露不良内容的危害,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抵制不良内容。同时,媒体也可以宣传那些积极向上的优秀内容和创作者,树立正面典型,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平台和创作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结语
抖音作为一款深受大众喜爱的短视频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不良内容的存在,却像一颗 “毒瘤”,影响着平台的健康发展和用户的身心健康。应对抖音上的不良内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平台、用户、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齐心协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净化抖音的网络环境,让抖音真正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丰富人们生活的平台。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抵制不良内容,守护我们的网络家园。



微信.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