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厂被指 "排放超标",环保投诉帖刷爆社交平台,企业陷入信任危机时,常规的道歉声明往往收效甚微。但有的企业却另辟蹊径,把铺天盖地的投诉,转化为一场全民参与的 "环保开放日",成功实现口碑逆袭!
某化工企业因周边居民投诉 "夜间排放刺鼻废气" 登上热搜,环保部门介入调查的消息让舆论持续发酵。评论区满是 "关停企业" 的呼声,合作方也发来关切问询,企业形象岌岌可危。面对这场公关硬仗,该企业没有急于撇清责任,而是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
企业第一时间在官方渠道发布公告:"诚挚邀请所有关心环保的朋友,走进厂区实地考察!您提出的每一条投诉,都将成为我们整改的方向。" 不仅开放生产线、污水处理站等核心区域,还特别邀请投诉最激烈的居民代表担任 "环保监督官",全程参与检查。
开放日当天,企业安排工程师全程讲解:
设置体验区:让参观者亲手操作简易检测设备,直观感受污染物处理效果;
意见墙互动:收集改进建议,承诺 24 小时内给予回应;
直播联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全程直播,实时解答网友提问。
宣布每月举办一次 "环保开放日",提前在官网公布参观预约通道。同时开通 24 小时环保热线,随时接受公众监督。
将开放日精彩片段剪辑成短视频,配上工程师专业讲解,在各大平台发布。还制作《环保整改白皮书》,用图文数据展示改进成果。
主动邀请环保部门、行业协会参与监督,联合发布环保检测报告,增强公信力。
真诚是前提:切忌摆拍作秀,开放区域和展示数据必须真实可查;
及时响应: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要在承诺时间内给予明确答复;
持续改进:将开放日收集的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定期公示整改进展。
这场 "环保开放日" 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让企业收获了公众信任。当企业敢于直面问题,主动邀请公众监督,负面舆情也能成为提升品牌形象的契机!
